【禱讀金句】
(台)「人著掠阮做基督的差用,做上帝諸個奧妙的管家。閣所向望佇管家的,是愛得伊盡忠。」
(華)「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祕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哥林多前書4:1-2)
引論:
有句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記得這是誰說的嗎?就是人類第一個踏上其他星球的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阿姆斯壯是美國「阿波羅11號」太空船的指揮官,於1969年7月20日登上月球。當時38歲的他成就了人類數世紀來最偉大的壯舉,與夥伴伯茲·艾德林在全球約6億觀眾見證下(我也是其中1名的見證者),踏上月球表面的那一刻,他說這句話,也成了歷史的名言。阿姆斯壯已於2012年8月25日因心血管疾病去世,享年82歲。其實,身為登月第一人—阿姆斯壯為人十分低調,常自稱nerd,就是古板守舊的書呆子。當他登月歸來,和艾德林到全球22個國家演說。他名滿天下,但不因此而昏了頭。兩年後,他就離開美國太空總署,在大學講授太空工程將近10年,同時在自營農場養牛、種玉米。他沒有閒著,但澹泊名利,極少公開露面。有人曾問他對於自己的腳印將永留月球有何感想,他說:「希望未來有人上去把腳印擦掉」。當他得知他的簽名成為高價買賣的商品之後,從此不再為人簽名。他不願把這些的成就當作光環來獨享,他知道這是國家與無數人的心血,甚至是犧牲性命的成果。他只是盡忠職守、善盡本份而己。他的一生可謂,努力「得」,更懂得「捨」。可以說是「忠心管家」之楷模。保羅說:「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祕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1-2) 今天,我們從耶穌對門徒的教導,來一同思想「忠心」的議題。
【努力得、甘心捨】。
壹、從小事上忠心做起:
耶穌說:「…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v.9)耶穌稱「金錢為不義的」,並不是指用非法取得的錢財,也沒有認定「錢財是萬惡之源」。乃是在神來看,這些屬於不義的世界之財物,都是「短暫又可壞之物」。特別金錢乃買賣交易的工具,追根究底來看它的確無法公平,何況在神的眼中必屬不義。所以,耶穌激勵我們應該善用金錢、分享物質,為基督贏取靈魂,努力積攢財寶在天。然後,耶穌緊接著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v.10)有的人認為:人要有所成就,要先從最小的地方做起。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舉凡偉大的事功,都是小的事件累積而成的。但有的人認為:耶穌不是說人在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必」忠心;而是在大事上「也」忠心。因為做小事的,不一定能做大事。可見,忠心和公義強調的不是關乎從哪裡做起,而是「態度」的問題。只要態度正確了,不管是大事或小事,都必忠心又公義。那麼,什麼是小事?什麼是大事呢?誰決定小事或大事呢?不是自已作決定,而是耶穌說了才算。耶穌所說的小事就是「錢財」,大事是指人與神的正確關係。可見,一般人和領導者都認為「經濟」是最大的事—「民以食為天」;然而,在耶穌眼中「經濟」是最小的事—因為「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一個人若在屬靈的關係上忠心,就必在屬物質的事物上忠心。【在事奉上,要忠心,在錢財上,也要忠心】。
「金錢很好用」,這是事實。我們也常說:「有錢並非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最近搶盡媒體版面的社會案件,讓我們體認到「貪」字的可怕。我們就事論事,其實濫用公權力、官商勾結來中飽私囊的情形,是古今中外都有的惡質現象。可能一時得逞,但終究還是會被社會所唾棄,值得世人借鏡。其實,基督徒正確的金錢觀,乃是以管家的管理權來看待。若我們深知善盡管理的職責,將神託付的作最妥善安排,才能真正享受管理與支配的喜樂。譬如,我們教會正值幸福小組傳福音的階段,若能把握時機,邀請親友聊天吃飯之餘,分享教會生活與救恩故事。這就是我們把握以「小事」,謀「大事」的良機。因為這是關乎靈魂的得救和世代的禍福—這就是主耶穌教訓我們的「大事」。更是耶穌在登山寶訓的教導:「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是大事;「這些東西」—乃是小事,「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這就是忠心的原則。【在錢財忠心,在神國才會忠心】。
貳、專注於神喜悅的事:
如果我們深知所擁有的金錢、時間、才幹、環境和背景都從神而來,也都屬於神,都要為祂所用。並且用行動來實踐這些信仰理念,就是與神建立正確關係的人,也是忠心於大事的人。其結果必在小事上也會中規中矩。這樣的人當然能體會耶穌所說的:「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金錢)。」(v.13)求神幫助我們常常用這問句來自省:我是那一種人呢?我是視錢如命的人嗎?我是看重神,而輕看金錢呢?還是看金錢,而輕忽神呢?請記得:我們是受神委託來管理錢財的管家,錢財應該在人之下被控制。然而,當人視金錢為萬能,有拜金主義時,就是被錢財所控制,錢財就能毀掉那人。人若樂意降服於神時,這人並不是捨棄了錢財,他乃控制、管理了他的錢財,懂得為永恆積攢財寶,使錢財成為人蒙福、神得榮耀的媒介。可見,主耶穌向我們指明,生活中有兩種動機:愛錢或愛神。貪愛錢財,追根究底說來,就是貪愛自己;然而,愛神的人必然也懂得愛人。若以物質需求而言:「真正的富裕,不是誰擁有的多,而是誰需要的少。」也可以說:「真正的富足,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擁有多少愛。」【真正的富裕,是需要的最少】;【真正的富足,是愛無限】。
今年,我們教會響應「攜手愛無限活動」,在聖誕節前後關懷鄰近三個里的低收入家庭。由我們個人奉獻一戶500元,加上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也奉獻一戶500元,換購全聯千元的實質禮卷,分送給我們教會認領的里鄰之低收入家庭。這是一個愛的行動,是你我都可以參與的,也是用行動表達基督信仰的方式。其實,對你我而言,這可以說是「小事」;但神喜悅我們在「小事」忠心,才能夠承擔神國的大事。當你我全心全意愛神時,就有屬天的智慧來善用物質的資源。「錢財」若在主的眼中為「不義的」,我們蒙主所愛也自稱愛主的人,豈不也應該視錢財為「小事」,來取悅於祂呢?【愛神,就是專注於神喜悅的事】。
結論:
我們相信每位基督徒都期待能做忠心的管家。然而,當我們用屬靈的眼光能分辨屬靈的大事或小事後,如何抉擇才是最重要的時刻。因為到底是重甚麼、輕甚麼?惡甚麼、愛甚麼?這就成為蒙福或咒詛的關鍵。我們有時會發現原本謹守禮拜和熱心服事的基督徒,在服事最高峰時,卻暗然地離開教會。這檥無預警的離開,讓人心痛不已!我們常問:「為什麼?」許多時候是—我們把「大事」和「小事」混淆了;把「自己」的感覺和「耶穌」的感覺等同了。求主幫助我們,常保一顆單純的心、降服的心、謙卑的心,常對主和自己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路17:10)下禮拜我們要召開信徒會員臨時和會,選舉新的長執,擔任「忠心的管家」來服事神、服事教會。教會以主耶穌教導的為基準,來推薦候選人的名單。願我們迫切禱告來完成長執選舉的聖工,讓主喜悅我們所選出的工人,讓主歡欣、為主所用。【神所求於我們的,就是忠心】。
【小組分享討論】
- 耶穌用何標準來斷定哪些為「小事」?哪些為「大事」?
- 如何在小事和大事上,作主忠心的管家?分享你的金錢觀和服事觀。
- 為自己能忠心在主所託付的服事、家人、工作、金錢.....。
- 為永光教會培育學校參與的學員和講師。
- 為台灣的政治與國際關係。
- 為臨時會員和會選舉,同心求神興起委身、佳美見證之同工。
- 為幸福小組合一與新朋友邀約與接受福音。
- 為聖誕佈道系列活動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