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主日講章
升級的新人生活
經文:羅馬書12章1-8節
撰文者:周亞倫 準傳道師
【禱讀金句】
(台語)「此個榮光是對⋯⋯聖神發出來的榮光,啲給咱改造成做伊的形像,互咱有閣較大的榮光。」(哥林多後書 3:18)
(華語)「我們⋯⋯就變成了與主有同樣的形像,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哥林多後書 3:18)
引言:
兩週前是青少年暑期營隊「撼動星球」,我們教會有五位男生新朋友一起來參加營會。這五位男生在所有人中顯得相當突出,敬拜讚美他們呆呆地站著,信息時間躺在地上睡覺,遊戲時間幾個人在旁邊丟拖鞋。營會中我擔任大會總召與值星官,一開始覺得這幾人來參加似乎毫無意義,對他們來說,只是來交朋友和打發時間,他們對信仰不感興趣,也沒有期待在營會中得到任何收穫。當這些想法出現幾分鐘後,聖靈立刻提醒我,對我說:「這才是教會。」教會和營會接納各式各樣的人,不管是老信徒或新朋友,總是敞開大門歡迎各種人——這才是教會和營會應該有的樣貌。
聖靈提醒過後,我開始用不同眼光看待他們,相信他們會逐漸認識神,而撼動星球就是這五位男生成為基督徒的起手式。
營會最後一天,他們熱情參與團隊活動,收拾場地時,甚至很樂意搬椅子歸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天在遊覽車上,他們想唱《大展鴻圖》—一首歌詞毫無意義的洗腦歌,車長宥陞執事靈巧如蛇地婉拒他們。最後一天從新竹回程時,他們又想唱卡拉OK,但竟然是唱敬拜讚美的歌曲!
僅三天時間就讓他們得著如此大的轉變,因為我們有卓越的青少年輔導與同工陪伴帶領他們,也因為聖靈作工使人心意更新。我們將榮耀歸給神!
壹、如同耶穌「變相」的新人
一.每天活出敬拜與事奉(12:1)
羅馬書是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但羅馬教會並不只是一間教會,而是許多家庭教會或小組分散在羅馬城中。
保羅的信寫著:「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12:1)為什麼保羅說獻上「身體」,而非獻上全人或全心?且在第四、五節再次提到「身體」。當時希臘哲學思想中,認為身體只是暫時的監牢,而靈魂是不朽且神聖的,造成人們對現實世界越來越無感,在乎靈性但忽略在地上的責任,包括出門工作和參與投票,這樣的風氣也影響到羅馬城的基督徒。因此保羅強調「身體」的重要,代表不是等到來世才獻上自己給神,而是今天此時此刻身體力行,活出上帝的旨意。
當我們聽到「身體力行,活出神的旨意」,是否感到困難?從聖經中我們得知保羅是行動派使徒,被主光照前騎馬到處逮捕基督徒,光照悔改後寫出大部分的新約聖經,經歷三次宣教冒險,建立也牧養眾教會,遭到鞭打與囚禁,遇見船難被蛇咬,但他仍然不退縮。
反觀我們自己,每天起床面對職場、學業和人際壓力,經過一天的疲憊躺床閉上眼,隔天睜眼繼續重複同樣行程。好像保羅的生活比較精彩,而我們只是每天過一樣的生活。讓我們一起學習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把每一口呼吸當作敬拜與服事。
保羅繼續說,「獻上身體當作活祭,如此的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這也是你們合理的敬拜與事奉。」(12:1,講者自譯)為什麼是「活祭」而非死祭?在台灣傳統習俗裡,中元普渡會獻上神豬,這些豬被殺掉後才被獻祭,聖經舊約的獻祭也一樣是死祭。但在新約中,活祭代表我們與基督同死同復活,每一天的生命都要獻給神,活出符合神心意的生活。剛提到「把每一口呼吸當作敬拜與服事」,當我們每天一睜開雙眼,就宣告基督已經為我復活,今天是全新的一天,而且是屬神的一天!我們宣告這份工作、這間學校是神所賞賜的,並且我要在職分上盡心盡力,如同在教會服事神一樣火熱!這樣獻祭的態度,是神所喜悅的,也應該成為我們每天的敬拜與事奉。
二.思想升級被上帝變身(12:2)
保羅接著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12:2)這句經文是今年撼動星球的主題經文,而今年營會興起幾位青少年第一次成為帶隊的同工,他們突破自我框架,成為卓越的太空人。
【撼動星球見證:維心】
回到經文「不要效法這個世界」意思是「不要順應這時代的潮流」。幾年前永光青少年取了新名字叫做「e-light wow」,除了期待大家看見永光青少年的特質能發出「wow」的驚訝反應,「wow」同時也代表「walk our way」——走出屬於我們的道路,而這道路與世界不一樣,是一條邁向上帝旨意與命定的光明道路。當我和亞拿領受到e-light wow的異象,上帝便開始動工。多年來,永光青少年成為眾教會wow的對象,無論在我們教會參與各種服事,或是馬偕150巡迴、或在行道會青年特會的服事,大家看見永光青少年真的很不一樣!感謝教會的長輩傳承美好的屬靈DNA,培育出卓越的下一代!
當保羅提到「心意更新」,換句話說就是「思想被翻新」(renewal/renovation of mind),就像屋齡50年的公寓老宅,經過重新裝潢後市價提高,價值全面升級。「心意更新而『變化』」,「變化」就像多年前《金剛戰士》影集,一群普通的高中生變身成為金剛戰士拯救世界。更特別的是,「變化」(μεταμορφόω)一詞在聖經中僅出現四次,兩次為保羅所提及,另外兩次皆描述耶穌「變相」(太17:2、可9:2)。因此保羅這封信在勸勉羅馬教會,也在對我們說「透過思想的升級,我們得以轉變,就像耶穌變相一樣!」
貳、在基督裡「合一」的新人
一.許多肢體,一個身體(12:3-5)
保羅說:「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要照著上帝所分給各人的信心來衡量,看得合乎中道。」(羅12:3)羅馬城中的家庭教會人口組成多元,包含外邦人和猶太人。有位皇帝曾頒布命令,驅逐猶太人離開羅馬(徒18:2,西元49年),這段期間,外邦人基督徒逐漸成為教會領袖。這位皇帝死後,猶太人回到羅馬,發現他們一開始建立的教會,現在變成由外邦人主導,雙方的文化和信仰習慣非常不同,因此產生誤解與衝突。保羅希望信徒之間彼此一視同仁,他說「看自己要看得『合乎中道』」,意思是「用清醒的判斷力看自己」,而非在血氣中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厲害。外邦信徒和猶太信徒,雖然是許多肢體,但要合一成為一個身體。就像在撼動星球,大家來自不一樣教會、不同信仰背景,也有新朋友加入,但必須合一才能完成任務。
【撼動星球見證:欣儀】
感謝神讓我們的年輕同工,在帶領其他教會的青少年成為好榜樣。這就是保羅所說的,不同肢體但成為一個功能健全的身體,享受在神賜下的美好中。(12:4-5)
二.恩賜不同,相互尊榮(12:6-8)
保羅說:「我們各有不同的恩賜:或說預言,要按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服事的,要專一服事;或教導的,要專一教導...」(12:6-7)當我回想撼動星球,神如何在當中作工,原來是上帝揀選各種不同恩賜的人,才讓營會以最榮耀神的方式圓滿結束。青少年同工裡,有人擅長設計遊戲;有人處理行政庶務;有人很會拍照,透過照片讓我們看到神的同在;有人空間感敏銳,知道怎麼收便當盒才能縮小垃圾體積。不只青少年,牧師、幹事團隊和全教會都一起參與服事。營會總共113人,有96位學員要領受預言。從領袖班畢業的63位同工就成為先知事奉團隊,其中24人更親自到新竹聖經學院成為預言服事者。我們恩賜不同、負責不一樣的崗位,但各司其職,並且相互尊榮,而這樣的事奉是神所喜悅的。
結論:
迪士尼動畫電影《變身國王》描述古代南美洲的帝國,有一位驕傲的年輕國王庫斯德,他不顧百姓的需要,為自己的利益做出許多自私政策。狡猾的宰相伊絲瑪覬覦王位與權勢,本來想毒死國王,卻陰錯陽差將國王變成駱馬。
駱馬庫斯德遇見農夫貝查,要求帶他回皇宮。本來國王要拆除貝查的家作為避暑勝地,貝查則利用這個機會,讓國王承諾不拆除作為交換條件。
庫斯德和貝查踏上一段尋找解藥、奪回王位的旅程,在旅途中面對兩人彼此不信任與伊絲瑪的追殺,但也慢慢建立深厚的友誼。庫斯德與貝查的相處中,逐漸學會謙卑、關懷他人,並開始理解什麼是真正的領袖。
最後在貝查的幫助下,庫斯德成功回到王宮、變回人類,揭穿伊絲瑪的陰謀並重拾王位。庫斯德與貝查跨越階級的關係,成為真正的朋友。
變身國王一開始只有外型變身,個性仍然目中無人,但突破許多挑戰後,內在也經歷變身,成為「升級的新人」。他學會謙卑、愛人、信任、關懷、聆聽和憐憫,並找到以前所惡待的百姓們,祈求他們原諒,悔改自新成為受人尊敬的領袖。
國王庫斯德好像一個身體裡的「頭」,農夫貝查辛苦耕作,像「腳」一樣踏在泥土裡。兩人雖然生活背景和個性南轅北轍,但在旅途中必須發揮彼此專長,一個機智應變與熟悉王宮內部,一個有豐富野外經驗與體能,雙方互相信任與幫助,才能同心協力完成任務。
我們不用像國王被變成動物,才經歷思想的更新,或在非常急迫、被追殺時才知道要信任旁人的能力。在永光大家庭中,我們每個人都有不一樣恩賜,但我們尊榮彼此,互相搭配與支持。不同肢體擁有不同功能,但彼此合作成為同一個健康協調的身體。
當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出門上班上課,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敬拜與事奉。我們與主連結,每天被神的話語來更新思想,並且生命得著改變。我們不效法世界,要效法耶穌。耶穌登山後變相,而我們在那至高之處與神相遇,並與神的意念對齊,「變成與主有同樣的形象,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3:18)在基督裡,我們必成為升級的新人!
【分享討論】
1.如何更新自己的思想,成為「變相」的新人?
2.用基督眼光觀察、並說出旁人的恩賜,彼此造就與尊榮。
【小組公禱事項】
1.為自己能倚靠基督、更新自己的思想,成為新造的人。
2.為世界和平與台灣政治、經濟的穩定。
3.為7/23(三)-25(五)暑期兒少領袖親子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