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小組講章
恩賜與服事
經文:羅馬書12章3-8節
撰文者:周信榮牧師
【禱讀金句】
(台語)「甘心做工,親像給主做,呣是給人做。」(以弗所書6:7)
(華語)「甘心服事,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以弗所書6:7)
引論:
《羅馬書》是使徒保羅的傑作,也是保羅撰寫的十三封書信之首。四福音是描寫主耶穌的言行,羅馬書則是探討基督的受死,帶出的意義與果效。羅馬書是聖經中最系統的教義書卷。其主題與關鍵經節:「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1:16-17)保羅善用辯論的技巧來為福音辯論,結果完成了這卷最有力道、最邏輯性,也是最優雅的著作。從二千年的基督教會史,可證明《羅馬書》對後代教會的影響,遠超過其他書信。羅馬書確實是教會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聖經書卷。早期天主教神學家聖奧古斯丁因讀到本書第十三章而悔改歸主;十六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不斷反覆思考本書,而領悟到「因信稱義」的真理,對當時的教會提出「九十五條論綱」,而掀起了宗教改革,促使新教—基督教的誕生。【羅馬書非常重要】。
保羅在第1-11章中論及有關基督教義的議題—第1-8章論到罪、救恩與成聖的主題;第9-11章論及神揀選與復興的權能;第12-16章談到基督真理的生活應用—基督徒的義務與自由。今天恭讀的第12章3-8節,正是保羅論及基督徒在基督裡應有的新生活。保羅寫羅馬書約在主後57年間,當時的羅馬已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城內有超過一百萬的居民,甚至有碑文記載是四百萬人口。城中充滿宏偉的建築,也集哲學、文化與政治之大成。但大部份的居民都是奴隷,在財富與髒亂並存的帝國首都,顯示出某程度的不對稱性。就個人而言,我喜歡研究和閱讀羅馬書,因為本書有系統性的陳述基督教義,也內含無數的重要金句;也是我撰寫神學論文的書卷。【你會愛上羅馬書的】。
壹、恩賜不同、同歸於一:
保羅說:「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v.3)保羅按著神給他的使徒職分,來勸勉大家。他清楚這使徒的職分是出於神的恩典和特別的選召。誠如他所說:「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是照著神的恩賜,這恩賜是照他運行的大能賜給我的。」(弗3:7)又如他在本章的起頭開宗明義所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v.1)保羅原可以用命令的語氣來教導,但他使用「勸」字,因為他明白所「勸勉」的事,若非出於甘心樂意,人們是無法行得出來。因為他所說的「各人信心的大小」,是指基督徒得救之後,在生活、服事與工作上的信心。這信心是基督徒屬靈的能力和生活的記號,也是衡量基督徒服事能力的標準。並且,保羅勸勉我們在恩賜與服事上,對自我衡量與評估,要「看得合乎中道」。這意思是—若太高估自己會顯得驕傲,讓人感受不到神的榮耀;若太貶低自己會顯得軟弱,讓人感受不到神的權能。所以,應以正確和謙卑的心態來看待自己,用喜樂與合一的方式,來榮神益人。【我謙卑自己、尊榮別人】。
保羅以身體為例子,來印證這真理:「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v.4f)教會就像身體一樣,是由許多不同的肢體和功用結合起來的。身體的運作,是由每一個肢體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沒有人會輕易限制自己身體的任何一個肢體完全不使用它,因為這肢體連結在身體上,就必有它的功用與功能。
牧師有一次在海邊散步,為了要錄影海浪打在岩石上的鏡頭,右腳一不小心踩到潮濕的青苔,瞬間人仰馬翻地側飛起來,整個人跌倒在岩石上。左手為了支撐身體而腕骨裂開、掌骨四根錯位。骨科醫師用三角巾將我的左手固定不能動。但一個禮拜後,我的肩胛骨就發炎了。因為我完全沒有使用它,它就用警訊告訴我,不可忘了它的存在。左手掌經過10年了,還是無法撐得住我身體的重量。但經過這兩個禮拜「晨禱興起」的禱告後,我前天晨禱後發現,我的手掌撐得住身體的重量,完全恢復健康了。可見,任何一個肢體除非不在身體上,否則在身體上都有「用處」,並且「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更奇妙的是,無論那一個肢體是多麼的偉大,終究它只是身體上的一個肢體;無論那一個肢體是多麼的渺小,它還是身體不可或缺的肢體。所以,神賜予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恩賜,卻讓我們可以同歸於一。我們各肢體的合一,就必成為健康、蒙福、大能的基督之身體。【我們都屬於基督,是榮耀與大能的教會】。
貳、盡心服事、敬虔專一:
因此,保羅繼續勸勉我們:「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vv.6-8)按照神所給予我們的恩典(可譯為禮物),我們有不同的恩賜,其目的都是為了建造教會。所以,有「說預言的」傳講神的話或領受神的啟示的;有作「執事」服務人的;有作「教導」當教練的;有作「勸化」鼓勵、安慰人的;樂於「施捨」分享資源的;有「治理」善於管理的;有「憐憫」善於體恤、同理人的,都要甘心樂意的事奉神、服事人。這些肢體的功能,都是基督的身體—教會需要的。當這些肢體的功能達到交互作用時,教會的影響力和大能的見證就彰顯出來了。感謝主,我們教會有彰顯基督身體健全的功能,在我們發揮不同恩賜又彼此尊榮下,神的榮耀與恩典處處可見、垂手可得!因為我們盡心服事主,並以敬虔的態度和專一的貢獻個人的恩賜,讓我們教會從裡到外都展現屬天的價值與意義。【我盡心服事、敬虔專一】。
感謝主!我們八月份啟動的「晨禱興起」,愈來愈多人參與其中、愈來累積愈多的禱告蒙應允的見證。這是印證我們所相信和依靠的上帝,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全智全能的上帝最佳的途徑。並且,敬拜讚美與禱告的聲音,從早晨6點30分就充滿我們的教會。這是何等奇妙又恩膏的時刻。我們憑信心宣告:【晨禱興起,神蹟不斷!】我們參加人數將要超過40人了,請問你想加入「經歷神蹟、見證神蹟」的行列嗎?只要你有決心,聖靈會喚醒你的!因為這也是我們正要推動「五重祝福」的恩典之一。這「五重祝福」就是—主日禮拜、什一奉獻、細胞小組、晨更禱告、培育學校。這是基督徒表達敬虔信仰與信仰生活的五要素。讓我們下定決心要擁抱這五重祝福,必帶來生命的復興與屬天屬地產業的豐盛。【五重祝福缺一不可!】。
結論:
感謝主!今年我們有11位同工參加「2025訪韓聖會」,前往韓國崔子實禱告山和韓國汝矣島純福音教會。經歷7餐的禁食禱告和五天的特會,有挑戰卻領受超乎想像的屬靈饗宴。我們回到教會全力分享所得的恩膏與信心,在我們永光教會屬靈肥美的土壤,種下「絕對肯定的信心與復興」之種籽,現在正在發芽成長。我們深信也宣告:這是永光教會新一波的復興浪潮。目前我們開始推動「2026訪韓聖會」,我們的目標要超過40人參加。我們試想—為了個人、家庭、教會到國家的蒙恩與復興,在一年365天之中,能獻上7天來經歷禁食禱告與聖靈充滿的神蹟,絕對值得。因為每一次的訪韓聖會總能經歷神特別又不同的恩福。今年,我們領受晨禱的重要性與顯明的大能,並且體會盡心服事、敬虔專一的祝福,是超乎我們所求的。牧師要鼓勵青少年現在就開始存錢,為明年去訪韓聖會來預備,我深信神必悅納我們的心和態度。神蹟奇事必為我們開門。【我要更經歷豐富的神】。
【分享討論】
1. 保羅在恩賜與服事上,如何勸勉基督徒要「看得合乎中道」。
2. 你有那些恩賜?這些恩賜發揮在服事上的程度如何?
【小組公禱事項】
1.為自己能夠更明白神所賜的恩賜,盡心服事、敬虔專一。
2.為世界戰火的平消與台灣政治、經濟的穩定。
3.為永光「晨禱興起」禱告的熱情與參與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