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小組講章

十字架的奧秘

敬拜讚美:1. 上帝能夠  2. 我的生命獻給祢
經文:哥林多前書 1章18-25節
撰文者:周信榮牧師
【禱讀金句】
(台語)「因為十字架的道理,沈淪的人看做戇;咱得救的人,看做上帝的權能。」(哥林多前書1:18)
(華語)「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哥林多前書1:18) 
引論:
  《哥林多前書》是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哥林多教會是保羅第二次旅行傳道所建立的(徒18:1-17)。保羅在此住了一年半,可見他和當地與信徒有深厚的感情。因為哥林多教會得到保羅用心的栽培,僅次於以弗所教會;但教會的景況卻遠不如以弗所教會。哥林多城在地理位置佔極重要的地位,它有「兩海之橋」之稱。因為它是歐亞兩洲的貿易中心,又是亞該亞省的首都,無論是文化、藝術、經濟都十分發達。相對的,充斥著各樣邪惡風俗、奢華宴樂、酒色財氣,人民放縱情慾、生活放蕩不羈、宗教信仰腐敗。其實包括附近的雅典也是一樣—許多神廟實際上就是妓館。社會風氣敗壞到叫人心寒。這股社會不良風氣也干擾了教會,所以從本書可見到信徒中有結黨、紛爭、淫亂,與各種屬肉體的敗壞層出不窮。然而,在最艱難的環境,保羅依然堅守主的呼召,甘冒生命危險和各種猛烈的逼迫和攻擊,依然建立起基督的教會。保羅的信心和使命感值得歷代的教會和信徒學效。【環境再艱難,福音都不受攔阻】。
感謝主,我們永光教會就是憑藉主的應許,學效使徒保羅勇敢執行福音大使命。所以,8月31日我們舉行第五次街頭佈道,並且在永光人全力禱告和行動中完成了使命。我們有182人參與這次福音行動,向1044名路人傳福音,有234名決定禱告。有5名深受感動而自認是迷途羔羊的基督徒;約莫15名與我們信徒加LINE。我們將這些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每一條靈魂,都交給聖靈、奉獻給耶穌。當天街頭佈道後,牧師回到家獻上感恩的禱告時,聖靈提醒我:「耶穌為我流血捨命,我為耶穌流汗拼命」,這絕對是值得的。我立刻站起來,大唱「哈利路亞」,將榮耀歸於愛我們的主耶穌。主耶穌祂十字架的愛與大能,超乎萬有之上,配得我們用一生擁戴和傳揚。【我們為耶穌流汗,耶穌為我們流血】
壹、十字架的道理,是神的智慧與大能: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v.18)從這經文得知—這世上只有兩等人,就是「滅亡的人」和「得救的人」。然而,為什麼同樣是十字架的道理,對這兩種人卻有不同的反應?因為世上自以為聰明的人,將十字架的道理看為是庸俗不堪的道理,他們不願深入瞭解和體會十字架救恩的奧秘,就斷言它是愚拙的,而拒絕基督救恩的福音。在神的眼中,這等人就是「滅亡的人」。然而,那些願意謙卑領受十字架道理的人,對他們而言,十字架的道理卻是神的大能。因為「十字架的道理」乃指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流血捨命,就是為了救贖罪人。可見,「得救」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經歷;「大能」不是一種道理,乃是一種能力。就基督徒而言,若沒有經歷基督十架寶血的潔淨和遮蓋,和十架愛的大能之撼動和改變,就還不是名符其實的基督徒。所以,我們當常將十字架擺在你我之間。藉此提醒我們自己—耶穌為了愛我、拯救我,毫無條件付出寶貴的性命;我還有什麼不能捨的、不能放下的呢?【我在學習十字架的愛】。
因此,保羅引用舊約聖經「以經解經」:「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智慧人在哪裡?文士在哪裡?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裡?神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嗎?」(v.19f)。這「智慧人的智慧」是指人的聰明才智,「智慧人」就如希臘哲學家、「文士」是指猶太的經學教師、「辯士」如羅馬的律師之類者。這些人們眼中的智慧人,在神眼中卻是愚拙的人。總之,「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v.21)這句話是上文的結論。可見,我們認識神不能憑人的智慧,乃是藉著信心才能蒙拯救、得生命;並且藉著聖靈而認識神的作為。因此,憑人的智慧的人和憑信心的人,兩者到底誰才是真有智慧呢?當然是憑信心依靠神的人,因為神「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了。因此,當我們談論基督福音時,若被人視為愚拙的,大可不必傷心哦!因為在神眼中,我們是最有智慧的聰明人。【羞愧的十字架,是神的大能與智慧】。
貳、十字架的奧秘,是以主基督為中心:
  「猶太人是要神蹟,希臘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vv.22-23a)「猶太人是要神蹟」,用以證實神的臨在,這就是他們民族的思維。從猶太歷史來看,猶太人確實是一個擁有許多神蹟奇事的民族。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歷經數不盡神的作為。他們在埃及為奴的先輩,經歷神以降十災給埃及人,並帶領他們出埃及、經過40年曠野漂流的供應與保護。「希臘人是求智慧」,在保羅時代希臘人的文化、哲學,都是舉世聞名,大大影響人類文明歷史。所以希臘人是標榜智慧的民族。然而,保羅說:「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釘十字架」“σταυρόω ”原文是現在完成式的分詞,表示基督釘十字架的功效是永遠常新的。誠如希伯來書作者所說:「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來10:12)可見,保羅深信高舉十字架的基督,比要看神蹟、求學問更重要、更美好。因為基督與十字架的奧秘涵蓋一切,其大能與功效是永遠常新的。【基督的得勝,就是我的得勝】。
那「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v.23)因為猶太人期盼的彌賽亞是政治性得勝的君王,而非掛在十字架上受盡羞恥的囚犯。然而,那「釘十字架的基督」,「...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臘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v.24f)對基督徒而論,「神的智慧」就是神差遣基督道成肉身,並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神的能力」是神叫祂從死裡復活,叫信靠祂的人也能經歷復活的大能。可見,「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是教會與信徒能完全合一的關鍵—「惟獨基督」。若我們只專注在屬世的人事物上,就是以人的觀點和智慧來籌謀人的事,必被紛爭與不平纏累而破洞百出;若我們唯高舉基督與祂的十字架,必能經歷神的智慧與能力,帶來合一與興盛。總之,【事物叫人分離,基督叫人合一】。
結論:
人生的根基建立在哪裡?其結果必是南轅北轍、天地之差。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議題,也是人人在尋求富足、滿足的關鍵之一。誠如一棵樹,它存活的關鍵在於根要多於枝。在《橡樹:文明的框架》一書中,作者威廉.洛根寫道:「一棵樹如果頂端枝繁葉茂,根部卻稀疏鬆散,木質必定鬆軟,而且樹齡不長...。但一棵樹若是根鬚繁多,而發新枝較慢,就一定會存活很久,會較長壽,且更能抵抗風吹雨打。」可見,根雖不起眼,也似乎看不見,但卻是一切力量的源頭。將這原理引入基督信仰—在認識基督救恩的事上,我們的根若扎得深,不斷的擴張真理的認識與信仰的經歷,並將生命藏在基督裡。生命必能健康茁壯的成長,即使遇到逆境的狂風暴雨,也能穩妥的站立,結滿喜樂又豐盛的果實。如先知耶利米所言:「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耶17:7)也如耶穌所說:「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約15:4)祈求聖靈不斷的提醒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基督與十字架那完全犧牲的愛,深信信實的上帝所應許的絕不落空。並且領受十字架的智慧與大能,活出豐盛與滿足的人生。【十字架就是神智慧與能力的見證】。
【分享討論】
1.保羅談到十字架的道理,有兩等人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原因與結果有何區別?
2.基督徒如何看待和領受基督與十字架,對信仰的追求與領受有何關連?
【小組公禱事項】
1.為自己更體驗十字架的奧秘,活出基督的樣式。
2.為世界戰火的平消與台灣政治、經濟的穩定。
3.為永光「晨禱興起」禱告的熱情與參與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