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小組講章

誰能懂得神的心?

敬拜讚美:1. 行神蹟的神 2. 我們的神 
經文:撒母耳記上26章6-12節
撰文者:周信榮 牧師

【禱讀金句】
(台語)「閣佇別個並無拯救;因為佇天下,無賞賜別個名佇人的中間,互咱踮佇伊來得救。」(使徒行傳4:12)
(華語)「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4:12)  
引論:
  感謝神,天主教最高權力機構梵蒂岡於2025年11月4日,由教宗良十四世批准新的法令。這新法令指出,耶穌或許從聖母馬利亞身上獲取智慧,但馬利亞她並没有協助其子耶穌,將世界從苦難中救出來。這法令正式宣告天主教拒絕了聖母馬利亞分享人類救贖的想法。這是個長達數百年的神學辯論議題,在天主教中有正反兩面的論述和見解。如今教宗向全球14億天主教徒明確表示,聖母馬利亞並非「共同救贖者」,唯有耶穌基督是獨自拯救世界的救贖主。其實,這「唯獨基督」的神學和教義,是基督教宗教改革時期提出的「五個唯獨」(Five Solas)的核心神學原則之一。「五個唯獨」包含:唯獨聖經、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基督、唯獨神的榮耀。這是馬丁路德及其他宗教改革者所表述的信仰核心,與當時的天主教教義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唯獨基督」是強調唯獨耶穌基督是救贖主和中保,神透過祂完成的救贖大工,使人與神和好。這就是基督徒所稱的「福音」。教宗的這道新法令,不僅辯明了基督與十字架是唯一救贖之道,也拉近了天主教與基督教在教義上的距離。讚美主!【唯有耶穌能夠拯救我】。
  我們讀經計劃的進度已進入《撒母耳記下》。撒母耳記上的歷史,在以色列首位君王—掃羅王與他三個兒子,在基利波與非利士人交戰中相續戰亡而結束。此戰役在以色列戰爭史上,是極大受辱的戰役之一,不但死傷慘重,連被膏立的掃羅王也身受重傷,最後為了免受敵人淩辱,自我了結性命。他在死前看重人的榮辱,生時卻輕看神的榮辱。掃羅登基為王後,只在乎王位和掌聲,忘卻賜予權柄和能力的神。可憐又可悲!【要定焦於神,不要只看到自己】
壹、真誠感恩的心,是貼近神的人:
  《撒母耳記下》起首記錄了掃羅後裔的勢力,他們想盡辦法要抵擋大衛登基為王;但如聖經所記:「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許久。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3:1)其結果不言而喻。但大衛一心善待掃羅的後代,他心胸開闊、以德報怨的行為,不僅深得民心,也是神喜愛他的原因之一。前一章我們看到大衛十分慎重和興奮地將神的約櫃迎進並安置在耶路撒冷大衛城內,並為約櫃建了一座會幕來安放(代上15:1)。這舉動表明了大衛在全力建立屬地的王國和爭戰之餘,仍然看重屬靈的爭戰,確信唯有以神為中心,才能領受神所應許的一切恩典。耶和華神當然喜悅大衛,視他為「合神心意的王」。當他完成宮殿建設和穩定國政後,接著就是今天第七章經文的描述:「王住在自己宮中,耶和華使他安靖,不被四圍的仇敵擾亂。」(v.1)當人能安靜思考、回憶和反省時,是智慧的抉擇。試想,大衛出生(BC.1040)在耶西的家,他是老么,上面有七個兄長。先知撒母耳來到耶西家,要膏抹未來的君王時,父親竟然忘記老么的存在,那時他15歲(撒上16:13;BC.1025);當大衛在希伯崙作猶太人的王是30歲(撒下2:4;BC.1010);他在耶路撒冷正式成為全以色列的王是37歲(撒下5:4;BC.1003),其間相隔22年之久。一路走來,他有無限的回憶和感恩。【懂得感恩,才有前途】。
  安靜中回想神恩的大衛,「...對先知拿單說:『看哪,我住在香柏木的宮中,神的約櫃反在幔子裡。』」(v.2)大衛王回想自己如何蒙耶和華神的看顧和賜福,如今能安舒居住在香柏木的宮殿中。反觀神的約櫃仍然放在陳舊帳篷的會幕中,逐興起為神建殿的念頭。這是一位合神心意、專注於神的大衛細膩之處。凡事心存感恩的,是貼近神心意的人。若家裡的孩子,在意父母的感受、懂得父母的心意。我們鐵定稱他們為「貼心又孝敬的孩子」。大衛不僅危難時緊抓住神,安舒時也貼近神、為神設想。他蒙神喜悅,無話可說!「拿單對王說:『你可以照你的心意而行,因為耶和華與你同在。』」(v.3)先知拿單是大衛宮中的先知之一。在大衛建立王國後,擔任重要的先知角色。先知拿單直接回應大衛王的心意,可能是他也自認為這是好點子,值得肯定,也必然被神所悅納。當然,當夜耶和華神不許大衛建聖殿,這又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然而,一個不變的事實是:【真誠的感恩,連上帝都會感動】。
貳、體貼上帝的心,必得蒙大恩寵:
  「當夜,耶和華的話臨到拿單說:『你去告訴我僕人大衛,說耶和華如此說:『你豈可建造殿宇給我居住呢?自從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過殿宇,常在會幕和帳幕中行走。』」(v.3-6)耶和華神表明祂不住在殿宇中,祂乃是行走在會幕與帳幕中,因為那是祂與百姓相會之處。所以祂從未要求歷代的士師為祂建造殿宇。神雖未同意大衛為祂建殿的意念,卻給了大衛家一個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應許—「你的家和你的國位必在我面前永遠堅音。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v.16)這就是「大衛之約」。希伯來文的「家」(בַּיִת)字,也有「殿宇」和「王室」的意思。神對拿單說:「現在,你要告訴我僕人大衛,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從羊圈中將你召來,叫你不再跟從羊群,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常與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敵。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樣。」(v.8-9)這是耶和華神親自又主動與大衛所立的約,神應許要大大賜福大衛的重要關鍵,就在於大衛心存無限的感恩,並且會為全能、全知、全智又豐盛的耶和華神設想。這是一般人可能連想都不會想到的事。【不只是求祝福,也要為神設想】。
  更值得學效的是,當先知拿單得到神的默示後,「拿單就按這一切話,照這默示,告訴大衛。於是大衛王進去,坐在耶和華面前,說:『主耶和華啊,我是誰?我的家算甚麼?你竟使我到這地步呢?』」「主耶和華啊,我還有何言可以對你說呢?因為你知道你的僕人。」「願人永遠尊你的名為大...。」(7:17-18,20,26)這是大衛在神面前的禱告和感恩,即使他未能達成心願,為神建造殿宇。但他坦然地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微小和不配,一切都是恩惠,都是無限的恩惠。並願神鑑察他的心思意念,也願神的應許全然實現在大衛家。大衛的心志,誠如保羅所說:「你們當以基督的心為心。」(腓2:5)「心」原文是「意念」的意思。【我以基督的意念為意念】。
結論:
  第八章起,記載了大衛王如何從弱小初創的國家,快速地成為當時首一的大國(8-10章)。雖然這卷書的後半段(11-20章),記述著大衛如何因一時的私慾而犯罪,和他如何徹底懺悔認罪,得著神的赦免。以及犯罪帶來的負面影響力,已覆水難收。但這不僅成為借鏡來提醒你我,也讓我們發現一個事實:除了耶穌基督以外,地球上再良善、再偉大的人,還是無法毫無瑕疵、完全無罪。所以,在基督信仰裡,「五個唯獨」的重要性,在此顯明。「唯獨基督」是我們的信仰和宣告。誠如彼得和約翰的見證:「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除了耶穌,沒有完全人】。
  感謝神,大衛是一位善於彈琴、吟詩和作詩的君王。舊約的《詩篇》,共有150篇,其中註明是大衛寫作的就有73篇;其中有談到神的殿宇的有12篇。如:「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裡求問。」(27:4)還有世人熟悉的:「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23:6)大衛撰寫這些詩篇的內涵,完全表達了大衛是如何渴慕與神的連結,他一心追求能明白神的心意、懂得祂的心,全心全意要滿足神的心。今天,我們可以定意學效大衛—專注於神的感受、滿足神的心意,作一個懂得神心意的人。【我以基督的心為心,所以我懂上帝的心】。
【分享討論】
1.為何神會主動與大衛立約,來應許他的後裔和國度無止境?
2.神藉著聖靈的感動,讓我們明白神的心意。分享你這種經歷的見證。
【小組公禱事項】
1.為自己懂得神的心意,順服神的帶領。
2.為世界戰火的平消與台灣政治、經濟的穩定。
3.為永光「晨禱興起」禱告的熱情與參與人數。